阅读历史 |

第二十三章 窝里斗(1 / 2)

加入书签

袁守敬袁大将军倒背着双手,深深地紧皱双眉。

他刚刚在焦大将军的陪同下,检阅了淮北大营的全体兵马。现场观摩了他们的对攻与操演。

差点没把他的鼻子气歪了。就这兵源素质,就这操练水平,不打败仗那才算是见了鬼了!

袁大将军自己也带过兵,而且参与过不少的战役。尤其是在草原时与那些凶悍的蛮夷部队进行过生死对决,那可是分分钟都要死人的惨烈战斗。

因此他对手下将士们至少应该达到什么技战术水平,是完全心里有数的。

就目前淮北大营这些现有人马和战斗力,别说将来对付南宫大营的人马了,随随便便拉来一支未经过训练的泥腿子起义军,这帮人都未必能干得过。

袁大将军深深叹了一口气:当时在大顺朝廷内部,各大军营之中吃空饷捞油水,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。

南宫大营里也有近两成的空饷人头凑数,可只有眼前的这位焦大将军,做的有些太过分了。

对外号称手下十万雄兵,真正能派上战场冲锋陷阵的,满打满算有六万就不错了。

说白了,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,打肿脸充胖子,自欺欺人。

若想利用淮北大营,将来对付南宫将军的军队,首先必须补充人员,提高战力。否则将来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
袁大将军太了解南宫大营的兵力配置和将士们的作战水平了。

可以说能够从草原上活着回来的,都是精英中的精英。

不但作战水平很高,而且运气都很好,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下来。

但是虽然与那位焦大将军的关系日渐加深,有些话他还是觉得难以启齿。

他总不能这样当面劝对方:你他娘的少贪点,适可而止。除了大把捞钱和调戏前任的老婆,在提高军队的训练水平方面多操点心吧!你个傻缺!

但是不提醒对方又不行,袁大将军是有远大志向的。不像那位焦大将军,鼠目寸光,只顾眼前,混吃等死。

袁大将军思来想去,携带重礼去主动拜访了那位李霄鹏李大人。

一来他觉得这位李大人和自己一样,都是有远大理想有追求的。

另外这位李大人与那位焦大将军年龄相仿,二人之间似乎更亲近一些。

有些难听的话,可以通过李大人委婉传达给对方,又能保证不致双方关系破裂。

李大人热情地接待了袁大将军,袁大将军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烦恼。

李大人连连点头,二人一拍即合,因为这位李大人对焦大将军也是很有意见的。从此之后,他二人遂成莫逆之交。

对大顺朝廷的一片忠心,对未来仕途的无限憧憬和追求,是他二人最终结为铁杆盟友的基石。

这位年轻的李大人想法更加激进超前:二人联手劝说焦大将军回心转意,改邪归正,悬崖勒马。

他若听劝还则罢了,如果不听劝,在升官发财的快车道上拖了他二人的后腿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想方设法除掉他,让袁大将军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。

李大人拍着胸脯保证:自己恩师那里和那位兵部尚书由他亲自出面,全权负责搞定。

没过几天,李霄鹏李大人亲自做东,他三人又重新聚在了一起,开始了名正言顺的大吃大喝。当然,所需银两是袁大将军私底下出的。

趁着酒酣耳热,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焦大将军进行了耐心规劝。

可是那位焦大将军,不知是真喝多了,还是借故敷衍搪塞。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,就是不提扩大兵源,加紧操练的事儿。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,得过且过的样子。

此时,那位李大人不动声色的向元袁将军使了个眼色。那意思很明白:不用白费唾沫,浪费唇舌了。这小子没救了!找个机会,暗中干了他!

只是行事要十分机密,让外人看不出丝毫的端倪。

接下来的大局,由我俩共同操控。

洪家军的大营中,潘晓将军终于鼓足了勇气,去独自面对自己所必须面临的危局。

他先是找到了那位周密大军师。

因为他觉得相对于大首领洪天阔,这位周军师显得更平易近人,沟通起来难度较低。

而且从心理层面来说,他觉得周军师毕竟是个读书人,更加通情达理,与自己的关系也更为密切,更能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困境。

与周军师见面之后,对方果然十分客气。

先是请他入座,然后命人奉上茶来。双方坐定之后,周军师主动开口道:“潘都督,不瞒你说。前些时日我刚刚因为你的事,去找大头领商议过。一会儿再陪着你,我俩一同去找他。

不过请你记住:有些话我能说,你不能说。同样的,有些话你能说,我不能说。

我对你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的。大首领之所以疑心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